扎西尼玛:守护高原万家灯火

来源:tvt体育平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29 12:47:37

  “高原的梦,描绘蓝图;高原的光,照耀藏家门户。”在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西藏,一条条电线送来光明,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线”、“保障线”,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几十万名电力工作者积极投身西藏电力发展建设,让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供电公司四级职员扎西尼玛正是其中之一。

  多年来,他奋战在电力保供一线,以高海拔带电作业为抓手,努力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较为可靠电力保障,成为一条条“光明线”、“幸福线”、“保障线”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守护者。

  扎西尼玛代表(右)和徒弟在进行高空带电作业演练。摄影/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清晨,湛蓝天空下,国网供电公司大院里整齐停放着一排排黄色的电力抢修车,随时待命出发。

  “我老家是昌都市类乌齐县的,小时候用过油灯,读小学、初中时是电灯,但不时停电。现在西藏不缺电了,这些年电力抢修,还实现了带电作业!”

  扎西尼玛和记者说,1990年他就读于西藏自治区水电技工学校。“那时市区主要靠纳金水电站发电,一到冬天用电高峰,只能一个个片区轮流供电。”199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纳金水电站工作,负责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他说,印象中市区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摆脱缺电状态。2005年,他被调整至城区配电抢修队工作,负责居民用电故障的抢修作业等。

  工作这些年来,扎西尼玛见证了西藏电力事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见证了广大群众越来越“敞亮”的生活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西藏建成了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推进了一系列农网、城网工程,架起了经济发展、民心相聚的桥梁。西藏各族同胞用上了安全稳定的“大网电”,真真切切感受到党中央的温暖与关怀。

  如今,西藏农村电力服务的品质不断的提高,农网可靠供电水平稳步提高,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党的好政策来了,老百姓日子更亮堂了!”扎西尼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不缺电了,我们要想办法让百姓‘用好电’。”扎西尼玛说,以前老城区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故障率高、抢修时难以下手。每次不带电检修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大面积停电,给市民生活造成不便。

  为了提升居民用电体验,2016年,国网供电公司选派包括扎西尼玛在内的4人前往四川德阳学习带电作业技术。面对高海拔带电作业的空白,作为团队带头人,扎西尼玛把学到的技术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改进高海拔带电作业技术。2017年,城区供电服务中心带电作业保电班正式成立,保障居民时刻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亲身经历并见证西藏电力事业发展,激励着扎西尼玛在电力作业尤其是带电作业领域深耕不辍。“我想通过我的专业方面技术,为电力发展作一点贡献。”工作30多年来,扎西尼玛始终坚守在电力作业一线余次,全心全意守护高原“电力生命线”,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西藏工匠”等称号。

  穿戴10多斤重的绝缘装备,登上15米高空,与10千伏高压线“亲密接触”,这正是扎西尼玛带电作业时的工作场景。

  “带电作业是电力生产作业高危中的高危,精细中的精细。高海拔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天气特征情况,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扎西尼玛说,这时刻警醒带电作业人员要专注再专注,以“零缺陷”标准把工作做细做实。对此,他刻苦学习理论,加强模拟训练,反复思索带电作业的各种技术要点和风险点。

  2016年7月27日,国网供电公司10千伏东木线号杆绝缘子断裂,需要带电来更换。接到通知后,扎西尼玛立刻奔赴现场。“一路反复检查装备,一遍遍在脑海里演练操作的流程,虽然已经模拟练习了上百遍,但站上绝缘斗臂车的那一刻,我仍然非常紧张,汗水把工装都浸透了。”

  道道电弧在指尖闪烁,“嗞嗞”电流声在耳边萦绕,两个多小时的带电作业,扎西尼玛圆满完成,他也成为第一个在西藏开展带电作业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

  此后,他在实践中解决了诸多难题,他的带电作业技术也慢慢变得成熟。不论是高原冬季的严寒,近5000米海拔带来的缺氧,还是在十几米高空对抗狂风的恐惧,他都能忍耐克服,坚持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岗位虽然艰苦,但看到群众安全用电的样子,再苦再累也值得!”

  “不仅要做先行者,更要将带电作业技术传承下去。”扎西尼玛深知培养带电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他做好“传帮带”工作,手把手地教授徒弟带电作业技能,使每一个徒弟都能安全、标准、规范、熟练地掌握工作要点。

  认真检查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各类安全防护装备,不厌其烦地向徒弟强调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这是扎西尼玛的工作常态。

  “他严格要求每个工作细节,在教授徒弟时不仅传授知识,更传授经验,让大家受益匪浅。”城区供电服务中心带电作业保电班副班长赵帅说。如今,扎西尼玛培养了十几名徒弟,很多徒弟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连续多年保持“零事故”纪录。

  随着带电作业队伍越来越庞大,配网带电作业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现在有一些故障我们悄悄就修好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不停电,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扎西尼玛欣慰地说,这说明西藏百姓的用电体验慢慢的变好了,不停电是最好的服务!

  “人大代表和电力工作者,虽然是不同的角色,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一样的。”扎西尼玛说,“代表履职也是一门技术活,也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

  2023年,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扎西尼玛深感责任重大。因工作需要,他经常进村入户,了解乡亲们的用电情况。农牧区电网升级改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问题也成了他关注的焦点。

  当年全国人代会上,扎西尼玛提出了关于农牧区电网规划建设、电力设施全面提档升级等方面的建议。如何全面建成结构符合常理、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农村电网,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幸福美好新生活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是扎西尼玛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此,扎西尼玛专程赴社区、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到驻村点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他表示,当前西藏电网正处于快速地发展时期,但西藏地域范围广、自然条件复杂,部分抵边地区地形险峻,电网建设与运行维护难度极大,农村电网基础整体仍然薄弱。

  经过调研和思考,扎西尼玛认为要在大电网延伸困难的区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微型电网建设,解决偏远地区和边境地区供电难度大、供电成本高等问题。

  为此,在2024年全国人代会上,扎西尼玛提交了有关促进西藏主网和微电网融合发展的建议及关于开展澜沧江上游—重庆特高压输电外送通道规划论证工作的建议。他提出,支持西藏加快骨干电网发展,出台西藏偏远地区微电网发展政策。建议均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的认真答复,这让他倍感振奋。

  扎西尼玛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小组会议。(代表供图)

  每次全国人代会结束后,扎西尼玛总是第一时间回到,不仅深入班组、企业、社区等地,还借助线上直播平台等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方式,学习宣传习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个人履职体会,将全国人代会精神传达到基层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

  “能守护这片土地的光亮,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扎西尼玛表示,他将继续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工匠精神,带领整个班组追求卓越、探索创新,在城市能源建设和民生供电服务领域,以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曾经的西藏是一座电力孤岛,缺煤少油,水电受季节影响大。近年来,一条条“电力天路”穿越雪域高原,电网成为山河间新的血脉,全力满足西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

  如何让雪域高原群众更好地用电,扎西尼玛一直想在前、走在先。面对高海拔带电作业这项困难又危险的工作,他主动请缨、毫不退缩,勇敢地在高空同万伏“电老虎”共舞。

  “我不敢当‘第一人’,是团队共同完成了这项任务,我只是尽了自己的力量。”每当提及“第一人”的称呼,扎西尼玛总是朴实谦虚地摆摆手。使命必达的责任、精益求精的态度、舍我其谁的勇气,让他在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闯过缺氧、恐高等生理心理上一个个难关,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送去光明。

  背后是高原雪山,脚下是万家灯火。当“日光之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望向高耸的铁塔和游走山岭间的银线,依然心潮澎湃。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这张光明与幸福之网,正是数以万计同扎西尼玛一样的电力工作者在无数日日夜夜里织就并守护着。

  “从天边,到身边。岁月在后,光明在前……照亮种种幸福的一瞬间,我正海拔五千……”

过滤器定制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需求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售后服务